日期:2023-06-06 07:01:10 來源:21世紀經濟報道
近年來,隨著平臺經濟的出現,新的技術創造了很多就業崗位,產生了大量數字就業。數字經濟對就業的作用,以及新技術對傳統就業機會的挑戰引發熱議。筆者認為,從技術進步是替代就業還是創造就業的角度而言,由于服務業就業崗位很難被編碼的特點,技術進步會加速就業服務化。我們的公共政策以及個人都需要適應這個趨勢。
【資料圖】
數字就業的趨勢與特點
數字經濟發展創造的就業可分為以下幾類。一類是服務業為制造業,甚至農業賦能的案例,比如筆者在昆山調研的“我的打工網”,利用大數據技術進行制造業供求匹配,實際上就是在賦能制造業。
另一類是產生很多靈活就業,比如淘寶、字節上直播帶貨的人。同時還創造了生產型服務業,以前我國經濟水平較低,生產型服務業主要由歐美發達國家的企業在做,但今天淘寶平臺上,很多本土的生產型服務業企業,借助大數據,替代歐美發達國家的傳統生產型服務業,做一些品牌運營和新產品開發等工作。
另外一類新的就業是生活服務業,通過服務業供求匹配,起到便利民生的作用。例如悅管家做家庭服務供求匹配,美團、餓了么、滴滴都與日常生活有關。其中也有靈活就業,比如服務員、家政員、外賣員、網約車司機都是靈活就業。
總結數字型就業新的趨勢與特點,一是傳統雇傭關系發生巨大的變化,區別于父輩特別重視的穩定就業,今天人們可以在不同職業間切換,一個人很可能同時是網約車司機,又是直播帶貨的人,有兼業的行為發生,而且靈活就業者沒有明確固定的雇主。
二是職業的分化,有的被人工智能取代,有的與人工智能互補。原先勞動市場思考新技術對職業的影響,往往是按照職業的技能(或從業人員的教育水平)來劃分,通常認為技術會大量取代低技能勞動者,對高技能勞動者影響較小。但這一輪技術對職業的影響,是按照職業是否可編碼來劃分,例如初級的咨詢、會計、插畫師這類工作,可以進行數據化和編碼,那就很可能會被取代掉。而一些過去職業技能并不是很高,就業人員受教育程度為初中、高中的工作崗位,現在反而因為不能被編碼而不能被取代,例如數字經濟平臺上的大量靈活就業崗位。
三是就業服務化,隨著經濟發展階段的提升,服務業占比會逐漸提高,這與人的需求提升有關,也與國家的比較優勢有關。越發達的國家,制造業就越容易往別的國家遷移,其經濟結構中,生產型服務業會越來越多,同時,生活服務業要滿足本國居民消費服務業的需求,因此形成就業服務化。這輪技術進步加速了服務化。從技術進步是替代就業還是創造就業的角度而言,按照職業是不是可編碼劃分,相對而言,制造業就業崗位比較容易被編碼,而個性化的服務業就業崗位則更難被編碼,因此技術進步會加速就業服務化。
四是就業空間分布的變化。原先制造業大量布局在二三線中小城市,大城市更多是服務業。就業的服務化在空間上會有體現,人們離開中小城市制造業崗位,更多到大城市從事服務業,比如做網約車司機、快遞小哥等。一段時間以來,社會各界對這個現象不夠理解,認為這種現象是因為服務業就業崗位搶占了制造業就業崗位,筆者認為,原因在于同樣面臨技術進步,相對來講,制造業就業崗位更容易被取代,而更多的服務業就業崗位被創造。
數字就業仍然在大量向中心城市集中
很多人認為,互聯網就業會讓世界扁平化,比如做直播,可以在農村做直播,也可以在小城市做直播,可以在鶴崗對著鏡頭唱二人轉,似乎空間變得不重要,這是扁平化和“去中心化”。但實際上,大量數字就業與線下場景是互補的,互補的特點大于扁平化和“去中心化”的趨勢,就業仍然在大量向中心城市集中。
去年秋天,我們利用字節大數據做分析。大家都知道,字節的經濟活動主要有兩種,第一種就是視頻,第二種就是直播,直播其中一部分是帶貨。這兩種經濟活動,看起來最能夠線上化,似乎擺脫了線下實體空間。但我們的研究結果顯示,互聯網并沒有讓人口分散,讓流量分散,而是加速集中。
我們根據大數據,得到了一個“城市酷想家不等式”,其中有4個指標。第一個指標是流量集中度,比如視頻數量在不同城市間算一個集中度,直播帶貨同理。第二個指標是MCN賬號(有機構運營的賬號)集聚度。第三個非MCN賬號集聚度,非公司打理。第四個是人口集聚度。得到的結論是,流量集中度>MCN賬號集中度>非MCN賬號集聚度>人口集聚度,也就是說,視頻和直播這兩種線上活動,比人口集中度更高,更向大城市集中。
今天數字就業時代,需要我們進行觀念更迭和治理改善,技術進步取代就業的情況,更多發生在制造業,而與服務業互補。
從人口角度來講,服務業就業崗位大量集中在城市。我的研究發現,一個農村居民進城工作,給定年齡,越早進城,就越有更高概率進入服務業工作,收入更高。當前城市很多發展政策,不利于給流動人口提供在城市安居樂業、積累服務業生活經驗的機會,這是今天面臨的巨大挑戰。
很多人覺得,靈活就業與傳統就業崗位相比較而言,缺乏穩定性。但筆者認為,不穩定性本身就是靈活就業的特點。我們對靈活就業崗位的負面印象,有些不是就業崗位本身的缺點,而是其他問題所帶來的。比如,由于城市政策不利于外來流動人口在城市安居樂業,無法持續在服務業崗位上積累經驗,很多外賣小哥覺得做半年、一年就要走,從來沒有想過穩定就業,這不是職業的問題,而是城市公共政策的結果。
至于“不穩定”,在新的技術條件之下,不同職業之間的切換,以及兼業的行為,單看一個工作是不穩定,但不同職業之間靈活切換,比如今天做網約車司機,明天做直播帶貨,恰恰是一種就業者的“自我保險機制”。面對失業風險,靈活就業也成了風險化解機制,是其他職業不穩定的避風港。現在我們對于靈活就業負面的東西強調太多,其實靈活就業本身提供了多樣的生活可能性,可以為持續就業提供可能的渠道。
觀念上講,如何在流動當中實現靈活就業的可持續性,是要在經濟現代化和技術創新的影響下去思考的。在未來,可能就業流動性和靈活性是長期存在的現象。也就是說,由于技術進步、產業結構快速調整,今天很難在一個地方工作一輩子,也很難在一個崗位、行業工作一輩子,很有可能要面對不斷換工作的新現實。
經濟和人口持續向大城市集中會成為長期的趨勢,人們會問,人口向大城市集中,還有就業機會嗎?這個不需要擔心,因為恰恰是大城市存在大量服務業就業崗位;在常態之下,大城市失業率更低,尤其是流動人口失業率更低。而疫情等非常態情況下,大城市出現一些外來人口找不到工作,恰恰說明,中國經濟已經高度服務化,一旦疫情沖擊到服務業,大城市就業就會受到巨大的沖擊。從經濟恢復角度來看,大城市韌性更強,它受到沖擊恢復起來很快。我們用平臺經濟數據做過的研究也發現,哪怕同一個城市,其高密度地區的經濟復蘇也比低密度地區更快。
數字就業如何實現可持續
筆者從政府、社會、個人幾個角度,提出幾點供讀者思考。第一,政府可以更多購買企業服務。經濟復蘇期,或可考慮讓失業保險金發揮作用,變成對企業雇傭員工(特別是青年員工)的補貼,讓員工能夠穩定就業崗位和收入,使其不脫離勞動力市場,并且在就業過程中積累經驗,相對來講能緩解失業的沖擊。對于一些新的業態,新的行業,新的職業,要形成包容性發展的環境。
第二,要通過外來人口在本地市民化,加快就業和居住穩定性的提升。能夠讓一些外來人口通過積累城市生活經驗,來增加就業的可持續性,這對服務業的發展尤其重要。
第三,現在已經有一些專門針對靈活就業崗位的社會保險機制,我個人認為,鑒于靈活就業的特性,在考慮社會保險機制的同時,要增強個人的選擇性,尊重員工是否繳納的意愿。如果社會保險繳納和享用必須要以固定雇主為前提,可能反而會破壞靈活就業的靈活性和不同崗位間無縫切換的機制。
第四,數字平臺如何助力可持續就業?從社會責任角度來講,一些大的互聯網公司、大廠,可以為青年就業提供場景和機會,包括職業早期的支持計劃,以及新業態、新技術的引領,比如ChatGPT的應用,接下來需要做技術上的培訓和普及。平臺企業也可以推出公益性基金,在職業風險沖擊特別突然的時候,提供對高風險人群的急救,例如在疫情期間對于小商戶的救助。
個人方面,我想講三點。首先,積累社會生活經驗非常重要。與制造業相比,服務業更需要在一個城市有長期的生活積累經驗。制造業經過一定的培訓,就能直接在流水線上工作,并且員工可以在不同地區間無縫切換。但服務業需要面對很多本地化的需求,到廣東需要面對講廣東話的人,到上海需要面對講上海話的人。你需要在這個地方工作,與這個城市同呼吸共命運,積累你與別人之間打交道的能力,甚至包括方言的能力。
其次,培養社會交往技能非常重要。服務業工作崗位當中,所有信息傳遞和服務質量,都取決于與人打交道的能力,其中語言表達能力尤其重要。而這些是我們現有教育中非常不重視的,而現有教育中強調對于知識點的掌握,恰恰在人工智能時代越來越不重要了。
第三,如果在服務崗位中工作,比如開個小店,未來要更重視線下體驗感和互動性。線下要更加個性化,要知識密集化,互動性更強,使得活動不能夠被線上所取代,這時候,流量給你帶來更加高的附加值。
(上海交通大學中國發展研究院)
(文章來源:21世紀經濟報道)
標簽:
上一篇: 天天新消息丨假面騎士geats9月玩具王雜志圖吃雞游戲開啟側顏滿分的小狐貍
下一篇: 最后一頁
【世界新要聞】數字就業的挑戰與應對
天天新消息丨假面騎士geats9月玩具王雜志圖吃雞游戲開啟側顏滿分的小狐貍
決賽見!河北U15梯隊3-1逆轉石家莊第四十八中學A隊闖進決賽|焦點簡訊
快訊:你恐我貪!逾百億資金進場抄底,醫藥、AI被主力爆買,創業板ETF份額持續飆升(附名單)
安慶市郵政管理局
【環球報資訊】保險箱英文_保險箱英文怎么說
dove洗發水(dove吉他)|環球消息
AmazonPrime可能會提供手機服務
世界今熱點:AMD:我們銳龍的大小核 很不一樣!
徽遠成2022年半年度虧損34.36萬元 虧損同比擴大103.84%
蘇州公積金可用作首付,透露了什么信號
英偉達市值突破1萬億美元 羅斯柴爾德家族高位套現:等了8年
聽海、賞花、登山……記者探訪青島城區環境品質十大整治行動亮點地_當前最新
招金礦業(01818)擬派末期股息每股0.04元 天天亮點
要聞速遞:醫渡科技(02158)聯屬公司中標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附屬協和醫院“數據治理一體化中臺”建設項目
電話025是哪里的區號_025是哪里的區號
甘肅省開通“曼谷—蘭州”客運航班腹倉帶貨業務
定了!豐田兩款MPV本月21號首發,尺寸加長,內飾全面翻新 天天快報
世界今亮點!韓媒:全球速賣通推出五天送達服務 并考慮建設物流基礎設施
焦點日報:海南省共注銷關閉相關賬號9162個 暫停更新禁言相關賬號10156個 清空粉絲量相關賬號67個 關閉違規盈利功能相關賬號233個
【午盤快報】科創50ETF期權上市,科創50ETF易方達(588080)半日上漲0.46%,連續10個交易日資金凈流入
播報:威高股份(01066.HK)公布,將于2023年7月14日派發2022年末期股息每股8.7港仙
祈求者(關于祈求者介紹)
反向帶貨 長安汽車4S直播間上演“尾翼夾手”:女銷售慘叫不已 環球新要聞
日本市民團體發起簽名 要求就延長核電站年限征詢民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