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綜合

        化學九年級全一冊知識點公式筆記_化學九年級全一冊知識點-即時看

        日期:2023-06-03 04:57:29 來源:互聯網

        1、保持物質物理性質的最小微粒是分子。

        2、物質是由分子組成的,分子又是由原子組成的。


        (相關資料圖)

        3、物體所含物質的多少叫做質量,通常用字母m表示。

        4、質量單位是千克,符號是kg。

        5、常用的質量單位有克,符號是g、毫克,符號是mg、噸,符號是t。

        6、質量單位間的換算關系: 1kg=103g 1mg=10-3g 1t=103kg一元硬幣的質量大約是6×10-3kg天平使用時要注意:每個天平都有自己的稱量,也就是它所能稱的最大質量。

        7、被測物體的質量不能超過稱量。

        8、向盤中加減砝碼時要用鑷子,不能用手直接拿砝碼。

        9、如果用手直接接觸砝碼會導致砝碼被手上的汗液腐蝕而導致砝碼不準。

        10、潮濕的物體和化學藥品不能直接放到天平的盤中。

        11、使用天平前要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

        12、使用天平前要把天平調平。

        13、(圖)加砝碼時要向右盤中加,先加質量大的砝碼,再加質量小的砝碼。

        14、當在盤中加減最小砝碼都不能使天平平衡時,應取下最小砝碼,并調節(jié)游碼。

        15、使用天平時如果把物碼放反并使用了游碼,那么物體的實際質量等于砝碼的質量減去游碼所示的質量。

        16、單位體積某種物質的質量叫做這種物質的密度。

        17、密度計算公式:ρ=m/v密度的法定單位是千克/米3,常用單位是克/厘米3。

        18、這兩種單位之間的換算關系是:1克/厘米3=1000千克/米3水的密度是1×103千克/米3水銀的密度是13.6×103千克/米3,它的意義是每米3的水銀的質量是13.6×103千克。

        19、測量物體的密度時要先測質量,再測體積。

        20、使用量筒讀數時視線要與液面的凹面底部或凸面頂部相平。

        21、大部分物體在溫度變化時其密度遵循熱脹冷縮的規(guī)律,但水在0~4℃時熱縮冷脹。

        22、物體位置的變化叫做機械運動。

        23、被選作標準的物體叫做參照物。

        24、物體的運動和靜止是相對的。

        25、速度等于運動物體在單位時間內通過的路程。

        26、計算(平均)速度的公式是v=s/t速度的國際單位是米/秒,符號為m/s或m?s-1在交通運輸中還常用千米/時做單位,符號為km/h或km?h-1這兩種單位之間的換算關系是:1m/s=3.6km/h物體沿著直線快慢不變的運動叫做勻速直線運動。

        27、長度的法定單位是米,符號是m。

        28、常用的長度單位還有千米,符號是km、分米,符號是dm、厘米,符號是cm。

        29、這幾種單位之間的換算關系是:1km=1000m,1m=10dm,1cm=0.01m。

        30、單位換算:1mm=10-3m,1μm=10-6m,1m=109nm使用刻度尺前要先觀察這把尺的量程、分度值、零刻線位置、零刻線是否磨損。

        31、使用刻度尺時要把尺放正,使刻度尺緊靠被測物體。

        32、讀數時視線應與尺面垂直,并估讀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33、在測量一個定值時要讀三次(以上)。

        34、時間的法定單位是秒,符號是s。

        35、常用的時間單位還有小時,符號是h、分鐘,符號是min。

        36、這幾種單位之間的換算關系是:1h=60min,1min=60s力的單位是牛頓,簡稱牛,符號是N。

        37、托起兩個雞蛋的力大約是1N。

        38、力的三要素:大小、方向、作用點。

        39、力是物體對物體的作用。

        40、物體間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41、力的作用效果:力可以改變物體的形狀,力可以改變物體的運動狀態(tài)。

        42、在斜面小車實驗中,保持斜面傾角不變,小車下滑高度不變是為了控制變量,使小車下滑到底端時的速度不變。

        43、牛頓第一定律又稱慣性定律。

        44、牛頓第一定律的內容:一切物體沒有受外力作用時,總保持勻速直線狀態(tài)或靜止狀態(tài)。

        45、物體保持運動狀態(tài)不變的性質叫做慣性。

        46、慣性只與物體的質量有關。

        47、一個物體在受到兩個力作用時,如果能保持靜止或勻速直線運動狀態(tài),我們就說物體處于平衡狀態(tài)。

        48、使物體處于平衡狀態(tài)的兩個力叫做平衡力。

        49、作用在同一物體上的兩個力,如果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并且在同一條直線上,這兩個力就彼此平衡 。

        50、物體所受合力不為零時,若合力方向與物體運動方向相同,則該物體做加速運動;若合力方向與物體運動方向相反,則該物體做減速運動。

        51、物體在力的作用下發(fā)生的形狀或體積改變叫做形變。

        52、在外力停止作用后,能夠恢復原狀的形變叫做彈性形變。

        53、發(fā)生彈性形變的物體,會對跟它接觸的物體產生力的作用,這種力叫彈力。

        54、拉力、壓力、支持力、推力在本質上都屬于彈力。

        55、如果形變過大,超過一定限度,物體的形狀將不能完全恢復,這個限度叫做彈性限度。

        56、物體因形變而導致形狀不能完全恢復,這種形變叫做塑性形變,也稱范性形變。

        57、測量力的大小的工具叫做測力計。

        58、彈簧測力計的構造:彈簧、指針、刻度盤、掛鉤。

        59、彈簧測力計的原理:在彈性限度內,彈簧伸長的長度與拉力成正比。

        60、使用彈簧測力計前要觀察其量程,認清分度值,較零指針。

        61、使用彈簧測力計時要使彈簧軸線與力的方向一致。

        62、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體受到的力,叫做重力。

        63、重力的符號是G,單位是牛頓。

        64、物體所受的重力跟它的質量成正比。

        65、重力與質量的比值大約是9.8N/kg。

        66、重力的計算公式是:G=mg。

        67、重力的方向是豎直向下的。

        68、重力在物體上的作用點叫做物體的重心。

        69、兩個互相作用的物體,當它們發(fā)生相對運動或有相對運動趨勢時,在兩物體的接觸面之間會產生阻礙它們相對運動的作用力,這個力叫摩擦力。

        70、滑動摩擦力的方向與滑動方向相反。

        71、靜摩擦力跟物體相對運動趨勢方向相反。

        72、摩擦力的大小與作用在物體表面的壓力和接觸面的粗糙程度有關,接觸面的粗糙程度一定時,壓力越大,摩擦力越大;壓力一定時,接觸面越粗糙,摩擦力越大。

        73、增大摩擦力的方法:增大壓力、使?jié)L動摩擦變?yōu)榛瑒幽Σ痢⑹菇佑|面更粗糙減小摩擦力的方法:減小壓力、使滑動摩擦變?yōu)闈L動摩擦、使接觸面更光滑、使兩個接觸的表面彼此分開一根硬棒,在力的作用下能繞著固定點轉動,這根硬棒就是杠桿。

        74、杠桿繞著轉動的固定點叫做支點。

        75、使杠桿轉動的力叫做動力,施力的點叫動力作用點。

        76、阻礙杠桿轉動的力叫做阻力,施力的點叫阻力作用點。

        77、通過力的作用點沿力的方向的直線叫做力的作用線。

        78、從支點O到動力F1的作用線的垂直距離L1叫做動力臂。

        79、從支點O到阻力F2的作用線的垂直距離L2叫做阻力臂。

        80、杠桿平衡的條件:動力×動力臂=阻力×阻力臂,或寫作F1×L1=F2×L2。

        81、省力杠桿的動力臂大于阻力臂,動力小于阻力。

        82、省力杠桿省力費距離。

        83、費力杠桿的動力臂小于阻力臂,動力大于阻力。

        84、費力杠桿費力省距離。

        85、等臂杠桿的動力臂等于阻力臂,動力等于阻力。

        86、軸固定不動的滑輪叫做定滑輪,它的實質是等臂杠桿,如果不計摩擦,那么它既不省力也不費力,但能改變力的方向。

        87、軸隨物體一起運動的滑輪叫做動滑輪,它的實質是動力臂是阻力臂的二倍的杠桿,如果不計摩擦,那么它可以省一半力,但費一倍的距離,且不能改變力的方向。

        88、使用時一定省力的機械是斜面。

        89、垂直作用在物體表面上的力叫作壓力。

        90、方向:垂直于受力物體表面,并指向受力物體內部。

        91、作用點:在物體的接觸面上。

        92、壓力的作用效果: 1.壓力一定時,受力面積越小,壓力作用效果越顯著。

        93、2.受力面積一定時,壓力越大,壓力作用效果越顯著。

        94、物體單位面積上所受到的壓力叫做壓強。

        95、壓強表示壓力的作用效果。

        96、公式:p=F/S壓強的法定單位是牛/米2,符號是N/m2。

        97、常用的單位是帕斯卡,簡稱帕,符號是pa。

        98、任何物體能承受的壓強有一定的限度,超過這個限度,物體就會損壞。

        99、液體內部具有壓強的原因:液體受重力且具有流動性。

        100、液體內部向各個方向都有壓強,壓強隨液體深度的增加而增大。

        101、同種液體在同一深度的各處,各個方向的壓強大小相等;不同的液體,在同一深度產生的壓強大小與液體的密度有關,密度越大,液體的壓強越大。

        102、上端開口或連通,下部連通的容器叫做連通器。

        103、連通器里的同一種液體不流動時,各容器中的液面相平。

        104、連通器的應用:鍋爐水位計、船閘、茶壺大氣壓的值為1.013×105pa。

        105、大氣壓能托起760mm高的水銀柱。

        106、在海拔3000米以內,大約每升高10m,大氣壓減小100pa。

        107、大氣壓能托起約10.336m高的水柱。

        108、應用:抽水機液體和氣體對浸在其中的物體有豎直向上的托力,物理學中把這個托力叫做浮力。

        109、浮力的方向豎直向上。

        110、浮力產生的原因:物體的上下表面在液體中的深度不同,故其上下表面所受到的壓強不同,壓強差造成了浮力。

        111、阿基米德原理:浸在液體中的物體所受的浮力,大小等于它排開的液體所受的重力。

        112、阿基米德原理公式:F浮=G排浮力的應用:密度計、潛水艇、輪船、氣球、飛艇潛水艇上浮或下潛的原理:浮力不變,改變自身重力。

        113、物體在力的方向上移動了一段距離,力學里就說這個力做了功。

        114、功包含兩個必要的因素:一個是作用在物體上的力,另一個是物體在這個力的方向上移動的距離。

        115、力與物體在力的方向上通過的距離的乘積稱為功。

        116、功的公式:W=Fs功的單位時牛?米,符號是N?m。

        117、又名焦耳,簡稱焦,符號是J。

        118、1J=1N?m功的原理:使用任何機械都不省功。

        119、必須做的功叫做有用功,用W有表示。

        120、并非我們需要但又不得不做的功叫做額外功,用W額表示。

        121、有用功加額外功等于總功,用W總表示。

        122、有用功跟總功的比值叫機械效率,用ρ表示。

        123、公式:ρ=W有/W總功率表示做功的快慢。

        124、功率是指物體在單位時間內所做的功。

        125、功率的符號是P,單位是瓦特,簡稱瓦,符號是W。

        126、公式:P=W/t物體能夠對外做功,表示這個物體具有能量,簡稱能。

        127、物體由于運動而具有的能叫動能。

        128、物體的速度越大,質量越大,具有的動能就越多。

        129、物體由于被舉高而擁有的能量叫做重力勢能。

        130、物體因為彈性形變而具有的能量叫做彈性勢能,同一物體彈性形變越大,則其彈性勢能越大。

        131、物體質量越大、位置越高、做功本領越大,物體具有的重力勢能就越多。

        132、動能和勢能統(tǒng)稱為機械能。

        133、動能和勢能可以相互轉化。

        134、如果只有動能和勢能相互轉化,機械能的總和不變,或者說機械能是守恒的。

        本文就為大家分享到這里,希望小伙伴們會喜歡。

        標簽:

        熱門推薦

        猜你喜歡

        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