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綜合

        江蘇大豐麋鹿保護區:30多年科學保護 創多項“世界之最”

        日期:2023-05-25 17:10:12 來源:中國新聞網

        麋鹿在灘涂上棲息。(資料圖) 江蘇大豐麋鹿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供圖


        (資料圖片)

        中新網鹽城5月25日電(記者 谷華)“截至2022年,大豐麋鹿保護區麋鹿數量已發展到7033頭,其繁殖率、存活率、年遞增率均居世界之首,野外麋鹿數量達到3116頭。”24日下午,江蘇大豐麋鹿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處辦公室主任劉彬告訴“行走江蘇濕地城市”采訪團。

        麋鹿是中國特有物種,因其角像鹿、面像馬、尾像驢、蹄像牛,又被稱為“四不像”。然而,在100多年前,麋鹿一度在中國本土絕跡。1986年,39頭麋鹿漂洋過海回到南黃海灘涂這片故土繁衍生息。30多年來,江蘇大豐麋鹿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簡稱“大豐麋鹿保護區”)通過引種擴群、行為再塑、野化放歸,讓麋鹿數量完成從無到有、從少到多的嬗變。

        麋鹿在林中奔跑。(資料圖) 孫華金 攝

        初夏的黃海灘涂上,風和日麗,草木蔥蘢,一群群麋鹿悠閑活動。5月下旬,雌鹿進入產仔尾期,激烈的鹿王爭霸賽即將開始。記者乘車經過麋鹿棲息地,不時見到雌鹿在林間吃草,雄鹿昂著鹿角,英姿勃發。

        劉彬介紹,根據飼養方式和活動范圍不同,大豐麋鹿保護區內的麋鹿分為野生、半野生、人工馴養三個種群,不同種群的保護方式有所不同。2017年,大豐麋鹿保護區在國內首創麋鹿馴化實驗,為麋鹿的飼養管理、人工馴養繁殖提供科學依據。

        麋鹿爭霸。(資料圖) 楊國美 攝

        位于大豐麋鹿保護區的中華麋鹿園占地面積7000多畝,是以“濕地生態、麋鹿文化”為主題的國家5A級旅游景區,愛國游、科普游、文化游、生態游、研學游貫穿景區游覽始終。大豐麋鹿博物館擁有藏品2000多件,分別從生命信息、物種演變、保護重塑、文學、歷史、哲學等多個視角對麋鹿進行審視與解讀,對科研、科普、體驗具有重要價值。

        據了解,大豐麋鹿保護區以保護麋鹿及濕地生態系統為己任,30多年來,科學保護成效顯著,這片濕地的生態系統已日趨完整,保護區的生物圈在逐年擴大,生物量在不斷上升,鳥類的種類和數量不斷增多。

        麋鹿在水中奔跑。(資料圖) 江蘇大豐麋鹿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供圖

        目前,大豐麋鹿保護區全境內,丹頂鶴、黑嘴鷗、震旦鴉雀等珍稀鳥類的棲息數量比建區時增加了數十倍。此外,保護區內擁有獸類12種、兩棲爬行類27種、魚類156種、昆蟲599種、植物499種,其中國家一、二級保護動物有41種。

        傍晚時分,夕陽的余輝灑在這片濕地上,構成了一幅恬靜安閑的畫面。驅車行駛在保護區境內道路上,野生麋鹿群在不遠處駐足觀望。“大豐麋鹿保護區現在是世界面積最大的麋鹿保護區,擁有世界最大的麋鹿野生種群和世界最大的麋鹿基因庫。”劉彬說,未來保護區的重點工作將放在野外麋鹿的管理上,會定期進行網格化調查,沿途搜尋麋鹿,了解它們的坐標點,在原生地多點放養、繁殖擴群,恢復野生種群。(完)

        標簽:

        熱門推薦

        猜你喜歡

        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