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綜合

        長城汽車,“流血轉型” 每日熱議

        日期:2023-04-24 12:43:41 來源:包不同

        源:億牛網來源:錦緞

        “保定車神”,還在陣痛期煎熬。

        1


        (資料圖)

        4000億沒了

        4月21日,長城汽車發布了2023年一季報,轉型的陣痛已經初步顯現。

        數據顯示,長城汽車一季度營收290.38億元,同比下滑13.63%;歸屬上市公司股東凈利潤1.74億元,同比下滑89.34%;扣非凈利潤倒虧2.17億元,同比下滑116.65%。

        銷量上也不容樂觀,2023年一季度總銷量約為22萬輛,同比下滑22.41%;主力品牌哈弗銷量12.58萬輛,下滑24.58%;其他子品牌也出現了不同程度的下滑,僅長城皮卡銷量同比增長13.65%至4.88萬輛。

        這放在前兩年幾乎是不可想象的。

        長城汽車自2011年上市以來,在國內通過切入低價SUV車型市場,憑借一手哈弗H6,累計100個月獲得SUV銷量冠軍,十年累計銷量超過360萬輛,成為全球第一款累計銷量突破300萬的中國車型。

        億牛網數據顯示,就在2021年10月,長城汽車市值一度來到6280.95億元,截至到2023年4月21日,長城汽車市值僅剩下2322.72億元,蒸發了近4000億。

        對于業績的變化,長城汽車解釋稱,主要系報告期內仍處于產品結構調整期,基于2023年新產品上市節奏,加大新能源品牌建設及研發所致。

        長城汽車最近也確實動作頻頻。

        在這周的上海車展上,長城旗下品牌帶來近30款產品,其中新能源產品超過15款。

        哈弗的全新一代Coffee OS智能座艙系統、咖啡智能駕駛系統、全新智能四驅電混技術Hi4三大核心技術;魏牌的混聯DHT技術;歐拉的“暖科技”1080°女性安全架構;坦克的越野超級混動架構Hi4-T。

        整體來看,長城汽車是下了不少功夫的,也的確在加速推進新能源轉型。

        但從短期結果來說,忙活了幾個月,不僅不賺錢,反而凈虧了兩個多億,而且從長城的回應來看,顯然這還只是開始。

        數據顯示,報告期內,長城汽車研發費用為15.34億元,環比增長約15.86%;銷售費用為14.54億元,環比增長約38.34%。

        照此趨勢,為加速新能源汽車轉型,長城汽車在投入上或許還得繼續“大出血”。

        2

        “自毀長城”

        長城汽車首席增長官李瑞峰在接受采訪時表示,“對長城汽車來說,我們大周期的時機已經來了,但是在大周期里實現徹底轉型,我們還沒有完成?!?/p>

        時機到了,轉型的腳步卻沒跟上,陷入如此被動的局面,既有外部原因,也有長城汽車自身的因素。

        從外部來說,主要是特斯拉與比亞迪的“掀桌”。

        長城汽車董事長魏建軍曾堅定地表示,“長城只會做新能源的追隨者”。

        但行業大勢浩浩湯湯,顯然沒能給長城留下足夠的時間徐徐圖之。

        年初特斯拉、比亞迪雙雙降價,傳統燃油車企被迫卷入價格戰,湖北東風系最高補貼降價9萬元?!度即卧返囊黄闹刑岬剑斑@種價格戰不是零和博弈,這是負和博弈,是‘自殘式’的降價?!?/p>

        而不惜自殘也要加入這場“跳樓大甩賣”,也已經在某種程度上預示了,在國內傳統燃油車大勢將去,新能源汽車成了時代的弄潮兒。

        再講長城汽車自身的迷惑操作。

        除了對新能源趨勢的誤判,另外講的比較多的就是長城汽車產品線和內部組織的混亂,以及成本控制的短板。

        什么哈弗初戀、哈弗神獸、魏牌瑪奇朵、魏牌拿鐵,網絡上不乏對長城這種取名的吐槽。

        同時過于龐雜的產品線,以及動不動就停產重啟,換個名字再來的行事風格,也造成了大量的成本浪費,產品的延續性也受到不小的影響。

        再加上頻繁的人事變動,引向頻繁的改方向、換策略,中傷的還是企業的成本,以及之前的工作成果積累。據悉,長城汽車外來高管中任期最長的不超過4年去年,在長城工作了長達三十年之久的車圈名人王鳳英也離開了長城。

        《牲產隊》還提到了一點,大概可以總結為,長城汽車低估了中國燃油車在海外市場的競爭力。

        一方面,中東俄羅斯等以油氣作為戰略資源的地區,不可能自廢武功,而且他們的油價也確實便宜,非洲、南美等地基礎設施建設又不完善,新能源汽車難以推行,所以這些地區在相當一段時間內仍會以燃油車為主。

        另一方面,中國自主燃油車發展得也確實不錯,奇瑞、上汽在海外燃油車市場的推進都不錯。長城作為國內細分領域多年銷冠,錯過這次國際燃油車的渠道建設屬實可惜。

        總之,內外交困下,長城汽車進入到不得不轉型,但又有點青黃不接的一個尷尬狀態。如今頂著業績凈虧損,也只能流血內卷,抱著破釜沉舟的心態,加速轉型。

        3

        “保定車神”

        一個企業的氣質往往與他們老板的個人特質脫不開關系。

        長城汽車過去對新能源汽車布局的猶疑,實際上也是魏建軍的猶疑。

        魏建軍屬于是二代再創業,童年跟著父親在北京軍隊大院度過,不久,魏建軍父親回保定創業,家里送了他一臺車,那時他還經常開車玩漂移,得了個“保定車神”的稱號。

        之后26歲的魏建軍又接下了叔父瀕臨破產的長城工業(長城汽車前身),在察覺到國內低價皮卡和低價SUV車型市場的空白后,成功通過細分市場的差異化競爭,打出一片天地。

        從2011年哈弗H6入市,僅6年時間,SUV在全部乘用車中的滲透率就從11%提升到了41%。

        除了個人的努力,魏建軍還趕上了時代的紅利。哈弗H6的推出剛好趕上了中國乘用車市場總銷量高速攀升的階段,到2017年,中國乘用車銷量也達到了歷史最高點。

        不過在對新能源汽車的發展上,魏建軍出現了誤判。

        在長城汽車內部,魏建軍是絕對的靈魂人物,在決策中,魏建軍也有“一票否決權”,再加上軍人家庭出身,推崇軍隊的高效執行力,長城汽車的發展在相當大的程度上受魏建軍個人決策的影響。

        在一定程度上,長城汽車過去的成就得益于此,現在的轉型陣痛也歸咎于此。

        新舊更替間,魏建軍沒能敏感地覺察到行業發展方向,慢了一步,但遠未到山窮水盡的地步。

        《錦緞》相關文章中分析到,中國乘用車市場總體市場容量大約在2300萬輛左右,2022年,合資品牌的銷量大約1180萬輛,類比其他汽車強國數據,外資品牌占比一般不超過20%。

        那么此次行業變動中,將有約700萬輛的市場份額空出來,這塊份額怎么分,就看車企們各憑本事了。

        長城經過多年發展,在業界也積累了一定知名度,無論是技術積累,還是對人才的吸引力,在業內仍是屬于基礎比較扎實的一家企業。

        對于企業內部的問題,長城也在積極調整。一是整合產品線重回大單品戰略,二是對原有管理層進行大換血,三是流血轉型,加大研發投入。

        總的來說,行業尚未定型,老板也有決策能力,誤判后有在積極調整,長城汽車仍有機會。

        雖然長城可能不是引領行業推陳出新的開拓者,但長城汽車和魏建軍的基礎并不差,依然有機會活到最后。

        熬下去,或許在兩三年內,仍能迎來柳暗花明。

        標簽:

        熱門推薦

        猜你喜歡

        市場